沪中远两湾城日产垃圾最高达100吨 29个垃圾厢房落地
所属栏目:吨桶知识 发布时间:2019-12-07 阅读: 次 文章来源: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
将社区打造成幸福的生活港湾离不开倾听居民心声。然而,如果社区治理工作因为遭遇了太多不同诉求的“声音”而难以开展,那该怎么办?最近,上海特大型社区中远两湾城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,找到了自己的方法。请听记者汤丽薇发来的报道:
96个门栋, 196间商铺, 4万多名居民,日产垃圾最高达100吨,当一个社区拥有这样一组数字时,要面临多少种不同的“声音”可想而知。尽量在同样时间投放到,这次就算了下次要注意…
上午10点多,垃圾分拣员李晓坦刚刚将垃圾厢房清洗干净准备关门时,又有几名居民前来投放垃圾,有人甚至还没做好分类。小李说,二手塑料桶销售,垃圾分类推行这么长时间后,至今仍有居民对投放的时间、地点和方式持不同的建议:
刚开始是一团遭,垃圾也乱堆,有很凶的,你跟他争吵反而更带来麻烦,我们不说话,投到地上我们捡起来,及时清理,经过两三次,他下面就慢慢的就好了。
“做”比“说”有用,每天面对不同的“声音”,中远两湾城慢慢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治理之道。今年80多岁的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高阿姨也深有体会:
我觉得还是用行动,也不是一定用嘴,我刚刚出来带了袖章站在那里,我们那个栋楼里面下来的居民他看到我这个白头发,“啊哟年纪这么大了,你自己身体当心,你们人手不够,我们也来做志愿者。”当中就有好几个居民他们就真的来了。
今年6月撤桶后,两湾城垃圾厢房选址也多次因为“邻避效应”而难以推进。不过,当时社区干部们决定暂时搁置争议,而是将一些可以建的厢房先建起来,然后在周围种上竹子、黄杨,“做”出最佳“样板间”,这样一来从前反对设点的居民慢慢发现了临近投放点的优势,反倒自发商议并到居委会主动提出优化设点的建议。如今29个厢房一一落地,不过在宜川路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远华看来,未来如何建立最有效的巡查机制才是最大的挑战,而这当中的关键就是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的“做事”:
信访办、平安办、司法所轮流进行检查,检查当中我发现有个问题,他的检查主要就是拍照片,照片一拍往群里发这个事就等于结束了。我说你要参与进去,和居民区一道去捡垃圾去干活,你是指导者、监督者,你更要做一个参与者。
王远华自爆“家短”说,今年上海上半年垃圾分类测评中街道曾被评为“差”,其中两湾城扣分较多,这份成绩虽然评的是垃圾分类,但背后反映的更是整个社区治理能力的欠缺。而今后补上短板的关键就是“录下”声音、少说多做,无论是对总有意见的阿姨,还是不愿配合工作的阿叔,无论是小区的业主,还是服务小区的垃圾分拣员,甚至是临时的房客,只有听得了百家声音,才能聚得了千家万户的人心:
最近我们街道党工委以摆摊的形式接待居民、了解居民的诉求,能解决的现场解决,不能解决的归纳起来后面研究解决方案;有些分拣员是外地人住在上海,他的孩子的入学问题,家里有什么困难,居民区尽量的给他解决困难。将心比心,社区的自治、共治、德治和法治,老百姓的心声呼声很重要,要带着感情去工作。
以上由记者汤丽薇报道